為持續改善轄區環境空氣質量,濟南市商河縣通過加強揚塵綜合治理、秸稈和氨排放控制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,強化面源污染防治,助力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。
加強揚塵綜合治理。成立縣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健全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執法聯動檢查機制,完善網格化監管和幫包管理體系。對縣110個建設項目,積極開展建設揚塵治理強化督查行動、揚塵治理與渣土整治強化督查行動等系列行動及揚塵專項檢查,并督促施工單位和參建單位嚴格落實施工現場“六個百分百”要求。截至目前,共出動檢查人員1100余人次,累計檢查項目690個次,責令停工整改70余個,移交處罰21個,督促責任單位出動灑水2900余車次,覆蓋防塵網約11.1萬平方米,積極開展“撤網換綠”行動,綠化面積約53450平方米,積極推進建筑工地圍擋提升行動,33個項目完成圍擋提升工作,圍擋長度3530米。同時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,今年以來共采購道路清掃保潔車輛53輛(5輛灑水車,10輛機掃車,4輛高壓路面養護車,10輛壓縮車,4輛餐飲車,20輛電動清運車)。
強化秸稈和氨排放控制。對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方面,進行大范圍、大強度宣傳。夏季秸稈禁燒期間,各責任單位不斷強化組織領導,嚴格落實各項禁燒舉措,累計出動宣傳車輛2200余車次、懸掛橫幅3500余條、發放明白紙14萬份、出動巡查人員7萬余人次,圓滿完成了秸稈禁燒目標,實現了零通報,同時大力發展秸稈發電項目,秸稈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;氨排放控制方面,鼓勵養殖場(戶)或秸稈飼料加工企業制作青貯、氨化、微貯或顆粒等秸稈飼料,目前全縣規模養殖場均配建了畜禽糞污處理設施,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%以上。推廣企業加農戶的經營模式,建設一批秸稈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。鼓勵農民使用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等方式,有效提高秸稈肥料利用率。
強化土壤污染防治。開展廢棄農膜回收工作。目前已建立了6個廢棄農膜回收點;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,可回收垃圾和易腐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%以上,24個試點村莊已經投放垃圾分類設施;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,嚴格保護優先保護耕地,確保其面積不減少、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。截至目前,全縣耕地保有量為113.6337萬畝,永久基本農田實際保護面積為97.8046萬畝,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耕地保護任務目標;調整農業投入結構,2019年小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實施面積87.38萬畝,農藥使用量減少20%以上;通過推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,單位耕地面積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下降5%。(完)
云南經濟網是國內最早一批低碳行業門戶網站。
?2007-2017 云南經濟網版權所有 粵ICP備18132599號